金融的定义是什么?

2024-05-17 13:23

1. 金融的定义是什么?

金融是什么?什么是金融?

金融的定义是什么?

2. 世界上“金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是最早给金融定义的?

金融业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 6世纪希腊寺庙的货币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业务。公元前5~前3世纪在雅典和罗马先后出现了银钱商和类似银行的商业机构。在欧洲,从货币兑换业和金匠业中发展出现代银行。最早出现的银行是意大利威尼斯的银行(1580)。1694年英国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这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确立了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此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业迅速发展,并对加速资本的积聚和生产的集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最早给金融下定义的是:法约尔。
金融理论:
在经济学中的历史相当之短。经济学家们很早就意识到信贷市场的基本经济职能,但他们并不热衷于分析更多内容。因此,早期对金融市场的观点大多直观,主要是由实践者形成的。最早对金融市场的理论框架,尤其是路易舍利耶的成果 (1900) ,基本上被理论家和实践者共同忽略了。

3. 世界上“金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是最早给金融定义的?

金融业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6世纪希腊寺庙的货币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业务。
最早给金融下定义的是:法约尔。金融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历史相当之短。
含义:金融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金融的构成要素有5点:
金融对象:货币(资金)。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具有垫支性、周转性和增值性。
金融方式:以借贷为主的信用方式为代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一般是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
金融机构: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场所:即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等等。
制度和调控机制: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等。
就业方向: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金融机构、银行等。可从事基金绩效评估、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理财产品设计、债券市场操作、公司债券市场产品设计、抵押支持债券产品设计等工作。

世界上“金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是最早给金融定义的?

4. 世界上“金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是最早给金融定义的?

金融业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和公元前 6世纪希腊寺庙的货币保管和收取利息的放款业务。
最早给金融下定义的是:法约尔。金融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历史相当之短。
含义:金融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金融的构成要素有5点:
金融对象:货币(资金)。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具有垫支性、周转性和增值性。
金融方式:以借贷为主的信用方式为代表。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一般是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
金融机构: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场所:即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等等。
制度和调控机制: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和调控等。
就业方向: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金融机构、银行等。可从事基金绩效评估、风险控制、资产配置、理财产品设计、债券市场操作、公司债券市场产品设计、抵押支持债券产品设计等工作。

5. 金融最早产生的功能是

金融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
金融(FIN)就是对现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之后,实现价值和利润的等效流通。(专业的说法是:实行从储蓄到投资的过程,狭义的可以理解为金融是动态的货币经济学。)在金本位时代,黄金是世人公认的最好价值代表。金,指的是金子,融,最早指固体融化变成液体,也有融通的意思,所以,金融就是将黄金融化分开交易流通,即价值的流通。如今黄金已很大程度上被更易流通的纸币、电子货币等所取代,但是黄金作为价值的流通并没有变。离开了价值流通,金融就成为"一潭死水",价值就无法转换,经济就无法运转。同许多其它学科一样,金融学的本质是研究探索金融的客观规律,然而由于人类进入金融社会的时间还非常短,因此人类仍处在金融洪荒时代,距发现金融规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因如此,金融危机频发!

金融最早产生的功能是

6. 我国金融处在怎样一个时期

成长期。
首先,公司和居民对金融机构的需求已不止是存、汇、兑;
其次,满足各层次客户金融需求的金融机构和产品已经具备,但离完全满足尚有差距;
再次,监管金融机构的法律制度和机构基本建立,但管理水平尚待提高;
最后,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接轨进行中。

7. 金融的关于概念

 宁波大学商学院熊德平教授在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报告《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2005年6月通过验收鉴定,获优秀等级,并应邀以成果要报形式,呈党和国家领导人,引起高度重视和作重要批示,该成果2009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该成果出版著作《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P66-80)】,以及论文《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2期,P8-13;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12期P120-126)全文转载】中,为定义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针对既有定义的缺陷,从重新定义金融概念入手,重新定义了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的概念,并基于该定义,形成了系统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构建了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该概念及其基础上的成果,值得农村金融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和实际部门借鉴和思考。既有论点进一步考察已有“金融”的定义,本研究发现,虽然,表述林林总总,重点各不相同,尚无一致认识,但归纳这些表述各异的“金融”概念便可发现,根据其视角和侧重点,大致可分为“资金融通论”、“金融资源论”、“金融产业论”、“金融工具论”、“金融媒介论”等几种类型[1],其中“资金融通论”在我国历史最为久远,影响最为深刻,词典、教科书中的金融定义基本来自于此,其他的主要观点主要集中在近几年的学术研究中,另外一些则基本上是在“资金融通论”基础上的延伸或扩展或有所侧重。资金融通论认为“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指通过货币流通和信用渠道以融通资金的经济活动”(王绍仪,2002)。《辞源》(1915):“今谓金钱之融通曰金融,旧称银根”。1920年北洋政府“整理金融公债”中的“金融”专指通过信用中介的货币资金融通。《辞海》(1936年版): “monetary circulation谓资金融通之形态也,旧称银根。”《辞海》(1979)则有:“货币资金的融通。一般指与货币流通与银行信用有关的一切活动。”1986年 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中把相当于本研究口径的“FINANCE”定义为:“The system that includes the circulation of money,the granting of credit,the making of investments,and the provision of banking facilities”。可见,“资金融通论”历史最为久远并居主流地位[2],但深入分析发现,这一定义虽然比较准确地概括了金融的活动过程,但却把金融的本质属性隐藏在背后,似乎有“金融”就是金融的同意反复之嫌。金融产业论认为“金融是资金融通的行为及机制的总称,是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平等的产业,金融产业是指以经营金融商品和服务为手段,追求利润为目标,市场运作为基础的金融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的总称(冉光和,2004,P24)。“金融产业论”对金融的界定更多的涉及到了金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行机制和内在属性,强调了金融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平等的组成部分,但其主要侧重于从产业角度进行论证,其作用机制还只是隐含在产业的概念之中。金融资源论认为金融是人类社会财富的索取权,是货币化的社会资财;是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具有“存量”形态的,既联系现在与过去,也联系现在与未来的金融存量投入、消耗过程及相应的体制转变;金融是一种资源,是有限的或稀缺的资源,是社会战略性资源(白钦先教授等,2000)。该定义为金融资源的配置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其只注意到了金融的静态意义,但忽视了金融过程和功能。金融工具论认为计划经济中,金融是计划工具,市场经济条件下则是宏观调控手段,强调了金融的功能,却忽视了其作用的主动性和先导性。金融媒介论的金融概念则认为金融是媒介经济运行的虚拟系统,同样是注重了功能,却忽视了金融自身的独立性。这些定义均没有意识到金融“实际上是财产(Property)的借贷或财产的跨时(Intertemporal)交易活动”(江春,1999),“‘金融’就是信用转让”(汪丁丁,1997)。仅依此形式化的定义是难以把握农村金融的理论内涵,并进一步透视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原理的。 熊德平教授的上述成果认为: “弄清楚金融的界说似乎是不言而喻的,无疑,这是一门学科中极大的问题:一门学科,其最高理论成就往往就凝结在对于本学科的核心范畴如何界定、定义之中”(黄达,2001,P113)。长期以来“金融是指资金的借贷活动或资金的融通活动,这已是被学术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江春,1999),但深入考察发现“对金融的定义,传统金融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是有区别的”(冉光和,2004,P19),“存在从不同视角对‘金融’所进行的规范性的论证”(黄达,2001,P113),其表述林林总总,重点各不相同,“直到今天,……,尚无普遍被接受的统一的理论界定”(黄达,2001,P45)。面对这样的核心范畴,该成果无意也不求能论证出公认的“金融”概念,但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却直接关系到研究框架的构建基础。成果遵循黑格尔“概念”与“理论”的关系以及哲学关于“概念”本质的认识,在综合前人的“金融”定义基础上,努力分析和界定出可以供生长和支撑本研究理论框架的“金融”概念。界定“金融”的概念,首先涉及的问题是由汉字“金”和“融”组成的“金融”与英语“FINANCE”语义区别与选择问题。黄达(2001,P3-11,44-45,113-120)和曾康霖(2002,P10-14)教授分别对二者的词义和关系,做了详细的、权威性的讨论,其基本结论是汉语的“金融”有宽、窄二个口径。宽口径是:泛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及相关活动。窄口径则把“金融”界定在资本市场运作与金融资产供给与价格形成的领域。而英语中的“FINANCE”则有宽、中、窄三个口径。宽口径是指:一切与钱有关的活动。不仅包含了汉语的“金融”,而且还包括了“政府财政”、“公司财务”、“家庭理财”等与汉语“金融”泾渭分明的概念。窄口径则专指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中口径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储蓄协会、住宅贷款协会,以及经纪人等中介服务等。可见汉语“金融”的宽、窄口径分别相当于“FINANCE”的中、窄口径,而宽口径的“FINANCE”则是我国“政府财政”、“公司财务”、“家庭理财”和“金融”的总称。由于本研究主题和任务是从“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层面揭示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因此,该成果将把“金融”界定在汉语宽口径的含义上。 熊德平教授认为金融的本质蕴藏于金融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金融”的不同定义,实际上是具有不同历史背景的金融现实,在不同视角和目的下的思维写照。沿着金融与经济关系理论的分析框架,考察金融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和当代表现,在综合前人的定义的基础上,该成果基于交易视角认为“金融”不论是“资金融通(monetary circulation)”的金融,还是“finance”即“Financial Market,Capital Market”的金融,其本质都是信用交易制度化的产物,是由不同的产权主体,在信任和约束基础上,通过信用工具,将分散的资金集中有偿使用,以实现“规模经济”的信用交易活动以及组织这些活动的制度所构成的经济系统及其运动形式的总称。该概念可以概括为“信用交易论”。“信用交易论”的核心要点是①金融是分工和交换的产物。不同产权主体的存在是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②所有权的分散性与生产集中性的矛盾,不同产权主体的风险能力和经营能力,以及资金的所有和所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对称分布是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充分条件。前者是金融的社会基础,后者是金融的自然基础。③“规模经济”的存在和产权主体对“规模收益”的追求是金融存在和展开其自身的内在动力。④在制度的有效约束下建立起来的,以心理上的信任和安全感为基础的信用交易是金融的基本特征。⑤全赖信用维系的金融,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不断使经济金融化,进而使信用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金融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系统可以从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两个相互融合的系统加以观察和研究。这是金融的功能效应。⑥金融的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其态多样化、结构多元化、功能扩大化、制度规范化、组织正规化成为金融发展的外在特征。现代金融已经发展为由资金的流出和流入方、连接这两者的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以及对其进行管理的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及运行制度和机制共同构成的,不仅可以通过融通资金、传递信息、提供流动性支持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通过大数定律、提供专业化服务和套期保值来有效地分散和降低风险,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或消费效率,与其他经济系统具有平等交换关系的,具有核心地位的经济系统。⑦金融不同于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金融专业化分工的产物,是依靠专门化知识、能力和信誉,提供中介服务“专家”型组织,金融机构的价值在于其金融功能的发挥,而不是其规模大小、数量多少以及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的先进与落后。⑧金融与信用相生相伴,不仅并非货币所派生,而且良好的货币制度有赖于金融信用制度的建设与完善。[1]这种分类完全是为了概括、综合和表述的便利,而非严格学术论证基础上的学派或学术思想分类,也不代表原创者是意图。[2]目前国内大部分金融或货币银行学教科书对金融的定义基本都沿袭这一意义的概念。【金融学】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金融的关于概念

8. 了解金融,先从它的历史开始

《伟大的博弈》, the Great Game,这是一部贯穿三个世纪的以华尔街为缩影的金融发展史。
  
  
 目光定位在三个世纪前,通过文字感受300多年的时代变迁。在这300年的金融发展史中,搅动这个时代的有地位卓著的美国总统,小商贩出身的金融巨鳄,迎娶两任有钱寡妇而迅速积累财富的商人,培植亲信成为总统妹夫以便第一时间获得政策消息的银行家等等等等。在这三个世纪中,美国的南北战争,运河的开通,铁路的建成,电报的发明,电话的普及,与民生相关的每项内容都在直接影响着金融史的发展。
  
 一项制度的成立,总是从不成熟向成熟方向发展。最开始的经纪商只是在华尔街上的咖啡馆里谈投事情,签订《梧桐树协议》,到20世纪初通过《联邦证券法》、《1933年银行法》,奠定现代美国金融的格局。看这部书,就会发现,每次变革都有曾经的金融人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
  
 随后随着铁路建设,通讯进步,计算机发展而逐渐将经济业务正规化。投机的买空与卖空逐渐遭人厌恶。在20世纪时,直到格雷厄姆的出现,才将经纪人打造成有专业知识的经纪商队伍。在300年前,从事金融,属于草莽时代。300年后的20世纪,金融的经纪商规范化,属于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的领域。看现在的阶段,证券公司中会有3类人,一类人是可以给公司带来巨大资金资源或人脉资源的,一类是具有强大的金融知识,可以研究金融模型并投入使用的,最后一类就是经纪商,只是在当今的时代中,已经改头换面成了具有专业知识的电话销售。2015年比较热的概念是互联网金融,我的理解应该只是为金融的推广多了一个互联网的工具,就是由原来电话的点对点的销售进化成点对面销售进而变成指数级销售,金融本质不变。而实际的情况是2016年各种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P2P公司跑路,重重的打击了互联网金融概念。因为一些投资P2P的投资者的血本无归,证监会由此加强了对P2P的政策监管。
  
 有两部表现20世纪八十年华尔街的电影,一部是《当幸福来敲门》,一部是《华尔街之狼》。这个时候华尔街的证券在格雷厄姆几十年的影响下,操作已经变的相对正规了。《当幸福来敲门》中的查尔斯,原来只是个医疗器械的销售人员,为改变生活,苦学金融知识,最后为自己赢得一个光明的前途。《华尔街之狼》中的乔丹,一心向往华尔街的生活,热衷金钱,具有极高的悟性,发现销售垃圾股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率,赚取第一桶金后,开启了自己纸醉金迷的人生,直到最后被调查。两部电影表现出一个共性,金融入门门槛并不高(强调入门二字),核心是销售,当时是利用电话把金融产品销售出去。但是现在,在影片背景过去的三十年后,这种方法不一定会行得通。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金融产品的购买者变聪明了,对原来老套的销售已经产生抗体。销售方式需要变革,这一步步的变革也会成为明天的历史。
  
 《伟大的博弈》这部书可以做为证券金融史的启蒙读物,没有复杂的专业术语,没有晦涩难懂的概念,以时间为主线,介绍各类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具有故事情节,同时还提供同一时间段的东西方分别发生了哪些大事件。用不上两天时间就可以阅读完成。(后天回复博弈,送电子书。)
  
 两部电影表现的宗旨不同,一部励志,一部写实,是华尔街上不同人的缩影。两部电影都是经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