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大变局,中国会怎么应对

2024-05-17 10:21

1. 全球经济大变局,中国会怎么应对

,
我们应该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做到:
1、顺应世界发展趋势,积极融入全球化。
2、扶持国内发展,推动创新。
3、探索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造活力。
4、积极转变发展方式,以内需拉动增长。

全球经济大变局,中国会怎么应对

2. 我们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这种世界政局的变化?

跨国公司在中国有三大变化:第一首先把全球战略延伸到中国;二是把全球网络覆盖到中国;三是把全球责任推进到中国。借鉴这种全球公司发展趋势,我们中国公司该怎么办!
  推进中国全球化发展,战略要创新。第一,继续引进来,创新利用外资的方式。第二,积极走出去,创新对外投资方式。第三,强化全球责任。
  最后我提出三点结论:第一,要有全球视野,进一步解放思想。很多企业重视战略是巨大的进步,但是正确的战略来源于对全球形势的判断。全球视野要求我们把民族经济放在全球经济中来发展,把民族企业上升到全球公司来研究。
第二,企业要有全球战略,从国内企业提升到全球公司。中国企业一旦成了跨国公司,实际上就已经被当今世界要求是一个全球公司。全球公司要有全球战略、全球结构、全球责任。
第三,全球责任的含义是一个全面的责任,不但要为股东负责,还要承担环境责任,不但要在母国承担责任,还要在投资东道国承担责任。

3.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2.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们解决改革攻坚阶段的棘手问题。
3.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经济全球化可以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挑战
1.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威胁。
2.对国家经济管理职能提出了挑战。
3.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的稳定带来了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战

4. 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应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完成我们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处理好国际关系:
要协调好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之间关系,共享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收益。中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体系,不应轻率地引发贸易摩擦。
2、要推动内需:
要在广阔内需基础上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要利用广阔的内需市场,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
3、要转变产业结构:
将全球价值链升级和国内产业结构转变结合起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抓住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机遇,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移。

4、要提升技术实力:
要通过技术能力提升和品牌建设等,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位置和地位。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中国要努力向“微笑的曲线”两端攀升,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和地位。
5、要懂进退取舍:
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之所以出现减速现象,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放缓甚至逆转密切相关。因此,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环境下,中国要韬光养晦,在修炼好内功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为抓住下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经济全球化报告

5.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间 国家 说明17世纪荷兰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英国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英、美、德、法 经济上的多极化二十世纪初(一战后)美国经济上的单极化二战后美国、苏联政治上的双极70年代后美国、日本、德国当代经济强国 在17世纪中叶,荷兰不仅商业繁荣,渔业,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也都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当时它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世界贸易中心,也是国际信贷中心.但是依靠商业资本建立起来的经济优势和世界霸权地位是不牢靠的,它很快就将世界第一的交椅让给了凭借工业资本而发展壮大起来的英国.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英国独霸世界经济整整一个百年的时间.英国单极的世界经济格局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英国是世界工厂2,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3,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独家垄断地位4,英国是最早的资本输出国和国际金融中心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世界上出现了一个群雄并起的局面.到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进入20世纪以后,美,德,法等国追赶英国的步伐在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没有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是处于英,美,德,法四极统治下的世界.20世纪初期的第一次多极格局1870-1913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工业年均增长率5% 4.4% 1.9% 2.7%各国占世界 23% 13% 32% 10%工业的比重 38% 16% 14% 6%各国占世界 8% 11% 22% 10%  贸易的比重 11% 13% 15% 8%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实际上就是列强要求按经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一战以后,世界经济中心加速向美国转移.一战到二战爆发这一段时间之内,美国虽然遭受了30年代特大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但经济仍有所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占绝对优势.其他国家经济则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特征,世界经济重新向多极化格局过渡.20世纪30年代的第二次多极化格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各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1930年 40% 9.5% 7.6% 10.5% 2.9% 5%1937年 36.2% 9.5% 4.3% 10.4% 3.5% 13.7%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1925年 14% 15% 7% 8% 1% 4%1937年 13% 16% 5% 9% 4% 1%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是受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而是开始受到苏联的挑战.苏联的高速发展确立了其世界一极的地位,显现了世界经济格局中两种经济体系并存的新特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不平衡的发展,又导致了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结束,只有美国极度扩张了自己的经济,增强了国际经济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唯一的超级经济大国,构建了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单极格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全面取代了英国当年的地位,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美国在战后所确立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首先遭到了苏联的挑战.苏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世界.在20世纪的50,6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其中日本增长最快,欧共体国家的经济地位也有所上升.美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70年代以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丧失,而日本和欧共体的经济地位则不断上升.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美国欧共体 日本 苏联GDP 80年代中 100 79.9 47 54.9(GNP) 1990年 100 111.2 54.6 49.4工业生产80年代中 100 116.6 49.3 801990年 100 114.5 54 78.8出口贸易额 80年代中 100 366 96.6 421990年 100 363.4 77.1 26.9国际储备额 80年代中 100 223.3 36.81990年 100 439.9 108.6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主要经济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以美国,欧盟,日本发达国家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居支配地位和起主导地位,而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则居次要的附属的地位.综上所述,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已经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形成了.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同世界走向多极化的趋势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克服的历史性矛盾.今后美,日,欧之间的斗争将趋于激化.一超多强格局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改变这种格局,首先要有综合国力格局的改变.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6. 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形势下,中国拥有哪些机遇?

挑战有四点: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严重冲击;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下行压力;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城乡就业造成严重影响;四是国际金融危机增加了我国金融风险。机遇也有四点:一是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给我国扩大内需带来新机遇;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加快自主创新带来重大机遇;三是国际金融危机是我国扩大利用国际资源、人才的新机遇;四是全球经济调整对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带来历史性机遇。
在其他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第一,实力地位显著上升;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第三,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第四,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第五,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的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因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消极态度仍然没有改变。

7. 为何说中国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发生转变?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自身发展态势,不断发挥世界经济“稳定器”的作用,世界与中国的变化,在彼此对接和融合中,推动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转变。

报道称,从世界范围来看,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重大冲击之后,全球经济虽然在各国的通力合作之下逐渐走出低谷,但却再也未能重现此前的快速增长,中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中国的倡议和行动,为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不断发掘着新的动力。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从2012年的7.7%下降至2016年的6.7%,但在主要经济体中仍然位居前列,其中更有中国将发展注意力由速度转向质量的重要因素,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的体量差距正在缩小,而同日本、德国的体量差距正在不断扩大,2012年中国GDP是日本的1.57倍,但2016年这一差距则拉大至2.27倍。

与此同时中国并未停止改革的脚步,而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不断适应、把握、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为全球国际经贸合作新规则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希望中国经济的奇迹可以不断被创造和刷新!

为何说中国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发生转变?

8. 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应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完成我们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中国应以积极参与、合作的态度对待经济全球化,趋利避害,以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应该着重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 建立健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改革开放20年来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但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基础作用还须进一步加强。首先,要加快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其次,要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创造开放、公平、竞争、有序地多元市场环境。
(二) 确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国际贸易体制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以WTO的多边贸易体制为框架,以国际贸易惯例为参考,尽快建立起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开放型国际贸易体制。 (三) 研究和实施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生产和生产力的分配也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更大的动态的调整,我国必须做出与国际经济规则相适应的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其中要着重加大产业间的结构调整力度,努力提高工业和服务业比重。
(四) 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保障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根本转变、逐步实现法治的时期,因此健全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本国法律保障机制的任务还很艰巨。加紧修补和完善我国有关涉外经济法规,建立公平合理、有序竞争的法律体系,营造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的法制环境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五) 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经济一体化迎接经济全球化
当前,我国尤其应该注重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区域合作,注重加强与APEC的经贸联系。要善于从战略的角度去分析,把进入区域化的APEC作为我国进入全球化的一个“试验场”和“练兵站”。综上所述,面对经济全球化这把“双刃剑”,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参加经济全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中国应该采取切合本国实际的开放步骤和措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正确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保持特色,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的独立、完整和平等。善于抓住机遇,勇敢迎接挑战,才能确保在经济全球化的汹涌潮流中立于不败之地